必威官方网站,Betway必威,必威APP下载目前智能手机行业处于存量调整期,2014 年后行业集中度提升;2024 年出货 量经历两年下滑后重回增长。以 iPhone4 为起点,技术不断迭代创新,智能手 机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智能手机行业处于存量 调整期。2014 年后行业集中度提升,目前主要玩家包括苹果、三星、小米、 OPPO、vivo、华为、荣耀、传音等。据 IDC,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 比+6.4%至 12.4 亿部,Top5 品牌分别为苹果、三星、小米、传音和 OPPO, 份额分别为 18.7%、18.0%、13.6%、8.6%和 8.5%。
25Q2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放缓,同比增长 1%至 2.95 亿台,主要系 全球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且中国需求疲软。据 IDC,23Q1~Q3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 量同比跌幅持续收窄,23Q4 结束连续九个季度的下滑,24Q1-Q4 持续复苏。 25Q1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1.5%,达到 3.049 亿部,25Q2 同比增长 1% 至 2.95 亿台,主要系关税波动、外汇不稳定等持续的宏观经济挑战、失业率以 及各地区通货膨胀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抑制了需求,导致消费者降低了在 智能手机上的支出,尤其是在低端市场。此外,中国市场表现低于预期也导致 了全球增长持平。分品牌看,三星巩固了其市场领导地位,并超越了整体市场, 在新款 Galaxy A36 和 A56 的推动下,本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7.9%,其他 Top5 品牌苹果、小米、vivo 实现同比增长,而传音下滑。 25Q2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 4%至 6900 万台,这是连续六个季度 增长后的首次下滑。据 IDC,2025 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 6900 万台,同比下降 4.0%。这是连续六个季度增长后的首次下滑,原因是政 府补贴的提振作用有限。大多数智能手机厂商谨慎调整出货节奏和渠道库存, 并借力“618”购物节来降低现有渠道库存。分品牌看,华为时隔四年多重回榜首, 小米的表现也十分出色,凭借其注重价值的客户群,小米成为 Top5 品牌唯一一 家实现增长的厂商,此外苹果通过战略性价格调整,使部分 iPhone 16 和 16Pro 机型有资格享受政府补贴,从而缩小了跌幅。
库存端来看,终端厂商方面,小米:从 22 年初以来一直在优化库存管理, 24Q1 存货有较大增长主要源于汽车、家电等产品备货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做了 适当的备料;24Q2-Q3 库存水位环比稳中有降,存货周转天数环比持续下降至 Q3 的 62.4 天;24Q4 库存水平同环比提升,为公司高速发展的多业务提供良好 支撑,此外春节提前备货亦造成库存短期提升。传音:24Q4 和 25Q1 持续去库 存,24Q4/25Q1 库存金额分别为 87/83 亿元,同比-17%/-29%,目前去库存动 作基本结束。芯片厂商方面,25Q1 全球手机链芯片大厂库存和 DOI 环比相对 稳定。根据彭博数据,以高通、博通、Cirrus Logic、思佳讯、Qorvo 为例, 25Q1 平均库存为 96.58 亿美元,较 24Q4 平均库存 98.81 亿美元环比略下降。 25Q1 库存周转天数为 80 天,环比提升。25Q1 国内手机链芯片厂商平均库存 与 DOI 环比有所提升。根据同花顺和公司公告,豪威集团、卓胜微、格科微、 汇顶科技的整体库存 25Q1 环比微增,库存周转天数环比提升 20 天至 167 天。
创新层面,AI 应用或成为手机创新的下一个突破口,生成式 AI 在端侧逐步落地, 苹果 WWDC 大会更新 Apple Intelligence 部分功能,发布 Foundation Models 框架便于开发者在其应用中整合 AI 模型。当前智能手机已进入存量市 场,创新不足导致用户换机周期延长。手机作为当前互联网的主要入口,AI 应 用范围不断扩大。模型持续迭代推动小模型的推理能力提升及成本下降,本地设 备 AI 计算能力将得到提升,未来会有更多低功耗、响应快的模型落地,为 AI 端 子应用落地提供更多可能性。我们认为混合式 AI 值得关注,AI 与手机融合的想 象空间广阔,或成为手机创新的下一个突破口。大厂动态:1)苹果:24M6 重 磅发布 Apple Inteligence,25 年 WWDC 大会更新 Apple Intelligence 部分功能, 发布 Foundation Models 框架便于开发者在其应用中整合 AI 模型。主要更新功 能包括:实时翻译功能(支持实时语音同传、歌词翻译)、Genmoji 更新 (Emoji 合并)、Image Playground 更新(ChatGPT 图像生成能力整合)、视 觉智能(扩展到用户 iPhone 屏幕上,截屏即可访问)、Apple Watch 健身功能 (生成个性化健身建议)。Apple Intelligence 设备内置模型现已向开发者开放。 苹果推出 Foundation Models 框架,让开发者在其应用中更好地使用 AI 基础框 架。框架原生支持 Swift,开发者只需三条代码即可轻松访问 Apple Intelligence 模型。Xcode 26 内置了对 ChatGPT 的支持。另外,苹果表示个性化 Siri 功能仍 需打磨,将在未来一年内推出。更多语言将于今年年底推出,包括今年内推出繁 体中文支持,适应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2)华为:也在积极跟进, 发布 Harmony Intelligence 鸿蒙原生智能,将 AI 与 OS 深度融合。3)谷歌:发 布以 AI 为核心的谷歌硬件全家桶,使 AI 模型无缝集成到手机、智能手表、耳机 等各类硬件中。
OpenAI 正式发布 GPT-5,是 OpenAI 首个“一体化”的 AI 系统,在编程、数 学、写作、健康、视觉感知等方面都具备行业领先的性能,在减少幻觉、提高指令执行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突破。GPT-5 的智能性能在编码、数学、写作、健 康、视觉感知等领域均拥有突出表现,在减少幻觉、提高指令执行能力等方面 有明显突破。GPT-5 在数学(AIME 2025 无需工具测试得分 94.6%)、真实世 界编码(SWE-bench Verified 得分 74.9%,Aider Polyglot 得分 88%)、多模 态理解(MMMU 得分 84.2%)和健康(HealthBench Hard 得分 46.2%)方面 均创下了新的最高水平。GPT-5 采用统一系统架构,整合了高效基础模型、深 度推理模块和实时路由系统,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判断何时该快速回应,何时应 进行深度推理思考以提供专家级的答案。GPT-5 是 OpenAI 首个“一体化”的 AI 系统,它并非单一的语言或者推理模型,而是整合了 GPT 系列(大语言模型) 和 o 系列(推理模型),具备调度子模型的能力。GPT-5 面向所有用户开放, Plus 会员可获得更多使用量,Pro 会员则可访问 GPT-5 Pro 版本,该版本具有 扩展推理能力,可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答案。
展望未来,考虑到关税、全球需求不及预期,近期第三方机构普遍下调全年全 球智能手机销量预测。Counterpoint Research 近期将其 2025 年全球智能手机 出货量增长预测从同比增长 4.2%下调至同比增长 1.9%,理由是美国关税问题 再次引发不确定性,其中除北美和中国外,大多数地区预计都会增长,由于关 税预期导致价格上涨,北美市场预计会出现下滑,由于市场对政府补贴计划的 反应弱于预期,中国同比增长率已被下调至接近持平。IDC 预计 2025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0.6%达到 12.4 亿部,由于不确定性高、关税波动以 及许多地区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等宏观经济挑战导致消费者支出放缓,该预测值 较 2 月份的 2.3%有所下调。Canalys 预计 2025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为 12.2 亿台,同比上升 0.1%,较之前 1.5%下降。 AI 手机来看,AI 手机渗透率未来将持续提升。Canalys 预计到 2028 年 AI 手机 出货比例将增至 54%。受消费者对 AI 助手和端侧处理等增强功能需求的推动, 预计这一转变将先出现在高端机型上,然后逐渐为中端智能手机所采用; Counterpoint 预测到 2027 年生成式 AI 智能手机将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市场的 40%以上。 分阵营来看,1)苹果:短期来看,iPhone17 新机 Q3 开始量产,据产业链跟 踪物料备货超过 9000 万,17 大改版本结合更完备的 AI 功能望进一步助推销量。 中长线看,如我们此前观点,我们认为苹果 Apple Intelligence 仅从 iPhone15 Pro 系列开始支持,仍望推动老用户换机潮,伴随 AI 功能持续迭代,且叠加后 续折叠机等创新机型,未来几年望走出上行趋势;2)安卓:后面建议重点关注 新机 AI、光学创新及后续销量,国补对于国内安卓机销量的拉动,以及安卓品 牌端格局的变化。
PC 方面,25Q2 全球 PC 出货量同比+6.5%至 6840 万台。据 IDC, 20Q2~21Q1 受益于疫情驱动的居家经济,全球 PC 出货量同比加速增长,但 21Q2 同比增速开始明显下滑,22Q1 增速转负,22Q2~23Q1 跌幅持续扩大, 主要受需求不振、库存积压等因素影响。23Q2-4 全球 PC 出货量同比跌幅持续 收窄,PC 市场在连续八个季度下滑后,24Q1、Q4 出货量连续两个季度同比恢 复增长。24Q3 全球传统 PC 出货量同比下降主要系成本上涨、库存补充等因素 导致上一季度出货量激增,销售周期略有放缓。24Q4 全球 PC 出货量同比小幅 增长。25Q1 全球 PC 出货量同比增长 4.9%,达到 6320 万台,由于供应商和终 端用户都在应对美国关税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市场明显呈现一定程度的拉动。 25Q2 PC 市场出货量达到 6840 万台同比增长 6.5%,主要系受用户基数老化和 向 Windows 11 稳步过渡的推动,美国以外全球其他地区对 PC 的需求依然旺 盛。分品牌看,联想集团以 24.8%的全球 PC 市场份额,刷新历史纪录。惠普 和戴尔紧随其后,这两个品牌的企业需求均保持稳定,但面临小型原始设备制 造商激进定价的压力。在更新的 M4 系列机型的支撑下,苹果 MacBook 的销量 同比增长 21.4%。
库存端来看,PC 链芯片厂商英特尔、AMD 24Q4 库存环比上升,库存周转天 数环比提升。根据彭博数据取临近两季度库存平均算法,以英特尔、AMD 为例, 两家公司平均库存 24Q4 环比提升至 177 亿美元,24Q4 库存周转天数环比提升 25 天达 129 天。据英特尔 24Q4 季报信息,PC 行业库存去化仍在进行,24Q4 毛利率部分受到 Gaudi 相关的库存储备影响,24Q4 CCG(客户端计算事业部) 收入环比增长,客户库存消化的速度较 24Q3 明显放缓。AMD 24Q4 季报表示 24Q4 微软和索尼专注于减少渠道库存,导致半定制产品销售下滑,游戏业务经 过了一年的库存调整期,游戏机市场渠道库存现在已恢复正常。
创新方面,兼容 AI 功能的 PC 或改变人类工作方式,2024 年以来 AI PC 密集 发布,关注 AI PC 新品市场反馈。Canalys 认为兼容 AI 的新一代 PC 将改变我 们的工作方式。混合云计算和本地计算将使人们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释放 自身的创造力。根据 Canalys 定义,AI PC 的最低要求是拥有专用芯片组或模 块(包括 AMD 的 XDNA、苹果的神经引擎、英特尔 NPU 和高通的 Hexagon Tensor)以运行端侧 AI 工作负载的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2024 年以来 AI PC 密集发布,应用适配效果、AI 功能实际上手效果为市场关注焦点。联想 5 月创 新科技大会上,发布搭载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的多款 AI PC 等智能终端产品。
展望未来,2025 年有望延续温和复苏,AI PC 带来的影响将在 26-27 年更为显 著。IDC 预计,2025 年全球 PC 出货量将达到 2.74 亿台,较上年增长 4.1%。 Counterpoint 认为由于美国关税相关的不确定性,从 2025 年下半年开始,PC 出货量可能会同比减弱。Gartner 预计 2025 年 PC 出货量将增长 2.4%,这主要 得益于 2025 年上半年美国受关税影响导致的前期库存激增,以及世界其他地区 Windows 11 的持续更新换代周期。2025 年下半年,由于供应商为应对需求而 减少库存,预计出货量增长将趋于平稳,到年底可能出现库存过剩。AI PC 方 面,Canalys 预计 2025 年支持 AI 的 PC 出货量将超过 1 亿台,占所有 PC 出货 量的 40%,预计 2028 年供应商将出货 2.05 亿台支持 AI 的 PC;Counterpoint 预测 AI PC 渗透率将从 2024 年的 34%上升至 2027 年的 78%;联想预计到 2027 年 AI PC 将占电脑市场总量约 80%。
智能眼镜方面,AI 眼镜进入百镜大战,25Q2 AI 眼镜出货 87 万同比+222%, 预计 25 全年销量同比+135%至 550 万台。据 wellsenn XR,2025 年 Q2 全球 AI 智能眼镜销量 87 万台,同比增长达 222%,Q2 销量增长主要来自于 Ray Ban Meta 智能眼镜的增长,销量 72 万台,去年同期为 25 万台,Q2 雷鸟、小 米、逸文等 AI 眼镜也贡献一定增量,此外,从 6 月份开始,全志 V821 方案等 低价 AI 拍摄眼镜开始出货销售,贡献了 5 万台销量。维持 2025 年 AI 智能眼镜 销量 550 万副预测,预计全年 Meta 实现 400 万、小米 30 万销量,华强北白牌 AI 眼镜预计全年能达到 30 万-50 万台销量,下半年 Meta、阿里、Rokid、三星、 理想以及其他品牌 AI 眼镜新品陆续上市和交付,以及音频眼镜逐步上线 AI 大 模型,全年 AI 智能眼镜有望超 550 万预期。 智能耳机/手表方面,仍处于渗透率提升的阶段,关注新形态 AI 耳机新品创新 及发布。Canalys 统计 24 全年全球 TWS 市场出货量同比+13%到 3.3 亿台,主 要受益于开放式耳机的崛起和新功能、垂直场景应用的普及。我们认为 AI 有望 赋能穿戴产品创新,加速行业发展,建议关注融入 AI 功能并且带摄像头的 TWS、OWS 耳机创新趋势。智能手表方面,建议持续关注运动管理、健康检 测(血糖、血压等)功能的迭代升级。
智能影像设备方面,大疆发布全景相机,影石开启公测无人机。4 月 22 日,影 石创新发布全新旗舰级全景相机 Insta360 X5。7 月 31 日,大疆发布全景相机 Osmo360,重 183 克,标准版 2999 元/畅拍套装 3799 元,亮点包括:1)采用 定制的 1/1.1 英寸方形 CMOS,在实现传统长方形 1 英寸传感器的全景像场的 基础上,提升 25%利用率,支持原生 8K 全景视频、1.2 亿像素全景拍照,配合 f/1.9 大光圈,暗光环境表现较佳;2)105GB 可用内置存储空间;3)通过续航 延长杆可磁吸充电,支持 Osmo 磁吸快拆生态,兼容 Osmo Action 系列快拆配 件;4)支持 OsmoAudio 双麦克风直连;5)全景剪辑软件上线,支持智能追 踪、体感取景、快剪助手等。8 月,影石孵化品牌影翎发布全球首款全景航拍 无人机 A1,搭配手柄+飞行眼镜使用。产品特色:不同于传统航拍无人机,全 景定位能做到“先拍摄、后取景”,实现飞行时沉浸、易飞行、后期自由构图 的用户体验;便携性: 249g,折叠设计,手掌大小;画质:8K 全景,根据测 评视频影石相机达 X4-X5 水平;续航:接近 30 分钟,搭配充电管家;避障: 机头跟随遥控器的指向移动,飞行方向始终向前,仅需两颗前置避障摄像头, 实现 360°水平避障;眼镜: 硅基 OLED,显示清晰,实现飞行时沉浸观看, 飞后回看,支持屈光度、瞳距调节;遥感器: 体感操作,支持冲天、侧飞、环 绕运镜等;上市时间: 9 月开启公测,26 年 1 月正式发售。考虑到运动相机及无人机等智能影像设备行业属于竞争格局好、快速发展赛道,下游应用领域、 消费者需求体验和用户群体仍有很大挖掘空间,我们认为无论是影石入局无人 机,还是大疆入局全景相机,双方有望形成良性竞争,共同驱动智能影像设备 产品技术升级和行业扩容。
目前 XR 行业正处于 VR/MR 增速放缓,AR 尚待技术成熟的阶段,主要玩家包 括苹果、索尼等硬件龙头和 Meta、Pico(字节)等互联网龙头。 全球 VR 需求持续疲软,25Q2 销量同比-7%。据 wellsenn XR,2025 年 Q2 全 球 VR 销量为 126 万台,同比下降 6.7%。下滑幅度较小。二季度销量下降的主 要原因是去年同期 PS VR2 和 Vision Pro 在今年销量在萎缩,Meta Quest 系列产品销量今年 Q2 没有下滑,去年 Q2 Meta 销量 102 万台,今年 Q2 为 104 万 台。 全球 AR 需求持续疲软,25Q2 销量同比+40%。据 wellsenn XR,2025 年 Q2 全球 AR 销量为 15.1 万台,与去年同比增长 40%,二季度 AR 眼镜销量大幅增 长,主要原因来自几点:Rokid 等 AI 智能眼镜曝光给 AI 眼镜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和一定的销量转化,BB 观影类 AR 眼镜成本与价格持续下探、场景逐渐深耕, 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布和销售类似的眼镜;光波导 AR 眼镜受益于 AI 眼镜的热度 销量逐步走高;智能眼镜受关注度高头部企业融资到位,产品研发和销售投放 重回正常轨道。
新品方面,雷鸟发布全彩波导 AR 眼镜。雷鸟召开了旗舰 AR 新品发布会,在 发布了雷鸟 Air 3S、雷鸟 V3 Slim 等新品后,推出了新一代双目全彩波导一体 式 AR 眼镜——雷鸟 X3 Pro,总体上这款眼镜属于价格可以接受的量产全彩波 导 AR 眼镜,漏光问题很轻,需要在特定角度才会看见,官方首发价 8999 元, 国补后到手 7649 元,已开始预售,6 月 15 日正式开售和发货,主要亮点 76g, 高亮度(采用三色合色全彩方案,内置 JBD 定制红绿蓝三原色屏幕,配合 0.1cc 超小聚合 Cube 棱镜,实现了 1670 万色全彩显示输出,峰值入眼亮度 6000nits,平均入眼亮度 3500nits,光引擎大小 0.36cc),95%彩虹纹阻抗效 率(二维扩瞳衍射光波导镜片,基于玻璃镜片材质,采用纳米光刻刻蚀工艺, 实现了光效率提升 25%,镜片重量下降 25%,镜片厚度减少 6mm,在显示上等 效 43 寸透明屏幕),多设备交互,实时翻译,全天候 AI。
wellsenn XR 预计 25 年 VRMR 行业处于销量小年,AR 增长看点主要来自于 AI+AR 类眼镜。wellsenn XR 预计 2025 年全年 VR 销量 611 万台,2025 年整 体来看是小年。Meta 在 2025 年没有 VR/MR 产品发布,继续销售 Quest3/3S, 预计 Quest 系列产品在 2025 年实现 500 万台销量,苹果换芯版 Vision Pro 2 预计价格和重量没有变化,三星 MR 预计 5 万台,索尼 PS VR2 预计全年销量 20 万台,Pico 依靠 B 端大空间等全年实现 20 万台销量。wellsenn XR 预计 2025 年全球 AR 销量预期提高至 85 万台,与去年同比增长 70%,BB 眼镜 2025 年二季度开始重回增长轨道,AR 眼镜受益于 AI 眼镜的热度销量持续增长, 下半年阿里、Meta 等 AR+AI 眼镜新产品持续发布和上市,为全年高增长贡献 新增量,运动类 AR 眼镜今年预计也会有超预期的销量贡献。
分品类来看,我们重点分析了电视、摄像头、游戏机。其中电视处于成熟期, 摄像头等渗透率仍有一定提升空间,Switch 新机发布有望带来新的换机需求, 而 PS5、Xbox 游戏机处于上代主机换机周期末期。 另外,关注 AI 玩具、AI 家用机器人等新形态家居终端。AI 玩具仍在发展早期, 空间广阔年出货达数亿台,头部玩具 IP 企业、大模型公司和创业团队在进行相 关探索,字节 AI 玩偶“显眼包”引领 AI 玩具关注,AI 与各类 IOT 产品具备想 象空间。此外,苹果有望进军智能家居 IP 摄像机市场,同时或布局家用机器人 赛道,关注苹果 AI 音箱、AI 家用机器人、AI 摄像头等智能家居生态布局。
(1)电视:国补政策延续与关税风险下,25Q1 全球 TV 出货量同比增长 1.2%, 预计 Q2 全球出货增长 1.1%,但全年出货下降。据奥维睿沃,一季度,美国关 税政策频繁变动引发北美需求 Pull in,以及中国“国补”政策延续渠道补货需 求带动下,全球 TV 出货增长,2025 年一季度全球 TV 出货量同比增长 1.2%; 高端 OLED TV 出货 1.4M,同比增长 14.5%;全球 TV 出货面积 36.2M 平方米, 同比增长 5.4%;出货平均尺寸 53.8,同比增长 1.1。从去年年底开始,品牌 厂商开始增加北美出货预防关税的增加,目前北美渠道库存偏高,关税政策短 期内预计不会有太大变动,二季度起北美拉货需求预计放缓,在去年赛事备货 高基数与北美需求 Pull in 影响下,二季度海外出货预计同比下降;中国市场去 年上半年没有“国补”政策支持,而今年政策贯穿全年,品牌厂商普遍对 618 促销持乐观态度,二季度中国市场 TV 出货预计大幅增长。综上以上因素,奥维睿沃预测,二季度全球 TV 出货规模预计同比增长 1.1%,主要由国内市场拉动, 但下半年市场缺乏利好支撑,出货预计同比下降,全年 TV 出货负增长。2025 年国补政策延续,伴随着美国加征关税的风险,今年第一季度各品牌提前备货, 库存高企;4 月初美国确定对全球大幅加征关税,全球电视销售不确定性增强, 整机厂的工厂和渠道库存面临大幅增加的风险,开始下调第二季度的面板需求, 同时与面板厂议价。
(2)摄像头:25Q1 中国监控摄像头线%,预测上半年中 国监控摄像头线 年第一季度,中国监控摄像头线 年第一季度有所放缓,但整体仍保持了双位数增长,延续了良 好发展势头,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社会和消费者对家庭安防需求的充分释放。进 入第二季度,洛图科技判断,在国补叠加电商平台 618 的大促活动的加持下, 摄像头在线上市场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预测 2025 年上半年,中国监控摄 像头线)游戏机:Switch 新机发布有望带来新的换机需求,而 PS5、Xbox 游戏 机处于上代主机换机周期末期需求疲软。 任天堂 Swtich2 代新机有望带来新的换机需求,销售趋势向好,预测 26 财年 销量 1500 万台。任天堂 Switch 2 于 4 月 2 日正式发布,主要升级屏幕、手柄、 性能等,于 6 月全球正式发售,目前销售趋势较佳,任天堂预测 26 财年 Swtich2 代销量 1500 万台(25/4/1-26/3/31),Swtich1 代 450 万台同比58.3%。
全球汽车行业进入存量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中国为最大的电动 汽车市场。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协会(OICA)数据,2017 年全球汽车市场销量 见顶,近十年来全球汽车销量始终在 8000~9000 万辆上下浮动。细分赛道中新 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传统汽车产业正快速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2015 年 到 2024 年 , 全 球 新 能 源 汽 车 销 量 从 12.5 万 辆 增 至 1603 万 辆 , CAGR+46.4%,2024 年中国大陆地区约占全球电动汽车总销量的 70.4%。 2024 年中国以旧换新政策远超预期,叠加各类车型不断升级出新以及车价降低, 多因素共振带动 2024 年国内汽车销量同比+4.5%达 3143.6 万辆,新能源车销 量同比+35.5%至 1286.6 万辆,全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达 40.9%,同比+9.3pct。
汽车:25H1 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同比+13%,7 月产销环比季节性回落;中汽协 预计下半年两新政策延续、新品发布有望助力汽车消费增长。2025 年上半年,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内需消费活力加快释放,叠加企业新品密集上市、 多地车展促销活动火热开展等因素,乘用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根据中汽协, 25H1 全国乘用车总销量 1353.1 万辆,同比+13%;7 月乘用车销量 228.7 万辆, 同比+14.7%/环比-9.8%。中汽协预计下半年“两新”政策将继续有序实施,叠 加新品供给持续丰富,有助于拉动汽车消费增长。
分车型看,25H1 国内主流车企业绩完成度分化严重。根据财联社,2025 年 1- 6 月主流上市车企 2025 年销量目标完成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小鹏、吉利、上汽、 一汽、长安、小米、零跑、比亚迪、广汽、理想、东风、蔚来。其中小鹏以同 比+279%至 19.72 万台的交付量位列年度目标完成率第一,主要受益于小鹏 P7+、小鹏 MONA 两款走量车型带动;吉利受益于新能源板块带动,目标完成 率达 47%,并上调全年销量目标由 271 万至 300 万辆。小米、零跑增长势头迅 猛。比亚迪上半年销量同比+33%至 214.6 万辆,对比全年 550 万的销量目标达 成率仅 39%。 市场动态:小米 YU7 上市 18 小时锁单量突破 24 万台,momenta 与宝马达成 合作。1)6 月 26 日小米首款 SUV 车型 YU7 正式上市,全系标配多项豪华配 置,如超长续航(标准版 835km)、天际屏全景显示、高阶辅助驾驶全套硬件 等,售价 25.35-32.99 万元,对比特斯拉 Model Y 产品具备性价比,上市 18 小 时锁单量突破 24 万;产能方面公司 7 月份交付超 3 万台,二期工厂产能有待起 量。2)特斯拉宣布 25Q2 交付数据,二季度交付 38.4 万台,同比-13.5%,延 续一季度的下滑,主要系政治因素、补贴政策变化及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产品 迭代相对较慢所致。3)鸿蒙智行进入进入产品规模扩张新阶段,7 月宣布首款 鸿蒙智行旅行车 “享界 S9T”,今年秋天上市,同时尚界首款车型 H5 正式发布 官图,上市将搭载 HUAWEI ADS4。4)宝马与 momenta 官宣合作,打造中国 专属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方案将应用于国产新世代在内的多款车型,覆盖 高速及城区道路。5)理想 i8 上市以来订单表现低于预期,8 月 5 日宣布取消原 pro 及 ultra 版本,以 max 为统一配置版,售价下调 1 万至 33.98 万元。
人形机器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又一大颠覆性产品, 以特斯拉为首的全球科技企业纷纷加速布局。根据深企投产业研究院《2024 年 人形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人形机器人,也称为仿生人形机器人,一般认为 是应当具有类人的外观、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可以在生活、工作场 景内如人类一般完成外界感知、自主运动、行为交互等一系列任务的机器人。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纷纷加强人形机器人的整机制造、核心零部件和人工 智能等领域布局,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23 年 11 月,工信部在《人形机 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 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是未来产业的新赛道。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前 期已有一定基础,但在关键基础部件、操作系统、整机产品、领军企业和产业 生态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项,需要加强政策引导,集聚资源推动关键技术创新, 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伴随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机器人快速迭代掀起热潮,国 内外企业加速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203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数百亿美元。根据 2023 年 7 月 Markets and Markets 报告,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由 2023 年的 18 亿美元提升至 2028 年的 138 亿美元,年复合增速约 50.2%。根据 2024 年 4 月 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 2024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约 27.6 亿元,2026 年达到 104.71 亿元, 2029 年达到 750 亿元,将占世界总量的 32.7%,比例位居世界第一,到 2035 年有望达到 3000 亿元规模。根据特斯拉官方微信公众号 2022 年 10 月 1 日发 布的文章,特斯拉机器人预计将在 3-5 年内交付,产量将达到数百万台,价格 可能不到 2 万美元,对应市场规模可达数百亿美元。 远期来看,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达百万亿美元。根据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2024 年人形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从机器换人的角度来看,由于人口老龄 化、劳动力人口下降和人力成本上升等问题,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广阔。人 形机器人能够发挥类人能力,用类人的感知、决策、运动和执行能力来帮助人 们面对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随着通用人工智能、感知和动力系统等方面取 得了巨大进步,人形机器人性能得到全面提升,成本逐渐下降,部署步伐加快, 相关应用场景也不断扩展,应用领域将全面覆盖从制造业到医疗、救援、服务 业等各个领域。马斯克预测最终机器人:人的比例是 1:1 甚至 2:1,未来人 形机器人需求量可达 100 亿台甚至以上,远期对应空间百万亿美元级别。
厂商近期动态:1)特斯拉:关注 Optimus 软硬件技术细节修改;2)Figure: 积极推动 Figure 量产落地,展示为 F.03 设计的下一代电池;3)国内厂商:中 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中选结果, 总金额 1.24 亿元,中标人包括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另外,宇树科技已开启 上市辅导冲刺 IPO。优必选 Walker S2 人形机器人实现全球首次自主换电功能, 具备 7×24 小时工作能力,并且中标觅亿汽车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金额达 9051 万元。